www.cnxianyu.com.cn|2020-05-20|荔枝新闻 新华网客户端
《昆曲》——江苏文化名片
小名片大文章——《昆曲》文化名片微视频拍摄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文/徐华
2019年12月25日,“江苏文化名片”系列微视频《昆曲》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NewChina”、新华社客户端等国际线上线下平台展示推广,为向国际社会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展现了精良之作。同一天,我们获悉《昆曲》获得中宣部2019年地方优秀外宣品影视类二等奖。
2019年12月25日,“江苏文化名片”系列微视频《昆曲》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NewChina”、新华社客户端等国际线上线下平台展示推广,为向国际社会讲好江苏故事、中国故事展现了精良之作。同一天,我们获悉《昆曲》获得中宣部2019年地方优秀外宣品影视类二等奖。
虽然距离《昆曲》拍摄和传播已有一段时间,但《昆曲》诞生过程中的许多瞬间和思考,将会是我们未来探索拍摄对外传播好作品的参考和借鉴。
一是,要以文化为核心,用流行的短视频、微视频打造见“微”知著的国际传播好作品。
对标国际不难发现,凡是能称“全球城市”的,都有其打得响的文化品牌,纽约、巴黎、伦敦等概莫能外。
“文化”承载着一个地方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打造一批“文化名片”作为对外宣传的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是中国南北汇聚之处,兼具吴越、金陵、淮扬、中原四大文化及地域特征,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对外宣传微视频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展现“文化名片”进而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精品呢?我们选择了微视频这种时下非常流行的传播方式,以期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例如,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李子柒,疫情期间的螺蛳粉制作视频仅外网播放超5500万,全网播放量超1.5亿。在李子柒的带动下,“外国人寻螺蛳粉代购”掀起了全球美食界的又一波浪潮,影响力超过CNN。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促使我们选择《昆曲》作为江苏文化名片走出去的第一个题材,开始精心策划和拍摄。昆曲是百戏之祖,有着600年的历史,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代表,并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所熟知,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间,短短三分钟展现了昆曲的独特魅力。
二是,用小切口选题,最中国元素,创新策划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外宣好作品。
江苏拥有昆曲、园林、丝绸、苏绣等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什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片?怎么拍?这些都极大考验着我们的策划能力。
我们邀请江苏省文旅厅、南京艺术学院、知名导演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和探讨,初步确定以闻名于世的曲艺、手工艺、历史遗迹等为拍摄对象,由文化名家、名匠、传承人、研究者讲述真情故事,用平凡人不平凡的真情故事打动人心。
在《昆曲》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与江苏省昆剧院的专家和年轻的昆剧演员们近距离接触,观察他们生活和练功的日常和艰辛。其中,师徒有序传承,青年演员刻苦练功的画面最能打动人。我们在微视频中也重点展现了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带领青年演员练习唱念坐打的情形,空镜展示了练功房上的标语“精雕细琢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钢”,在看片会和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小切口的聚焦画面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正是通过一个个3分钟的微视频,由点及面,帮助江苏把“展形象”工作做实做细,推动江苏与世界的对话交流,展现江苏“硬实力”的同时也输出文化“软实力”,引导国际社会通过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进一步增进对江苏和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三是,用镜头说话,让大师出镜,精良制作“展”水韵江苏独特魅力。
《昆曲》的视频很多,要想出新,没有捷径可以走。首先,我们邀请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作为拍摄指导,从解说到画面,保证不会出现专业性的错误。邀请昆曲名家施夏明、单雯等出镜,通过精彩扮相和唱腔,演绎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其次,我们邀请海外专家,从国际传播的角度,让第一次接触昆曲的受众了解昆曲的基本特征,又能感受到昆曲的优雅与魅力。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提炼出昆曲的特征:词的绮丽、曲的婉转、妆的华美、舞的雅致,通过英文解说,从“诗情、画意、传承、创新”四个方面,展现“百戏之祖”在水乡风韵的滋养中透出的绰约风姿。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传统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将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小昆班作为拍摄重点,通过师徒相传、练功的场景展现昆曲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昆曲的演绎不仅在舞台上,而是出现在园林水乡、黛瓦白墙、小镇古戏台和国际舞台,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现昆曲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活力。
四是,国际视角着手,好的外宣作品还要有好的推广平台,构建美美与共传播话语体系。
“江苏文化名片”系列微视频作为江苏国际传播的品牌,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走上世界舞台。
因此,我们围绕各传播渠道的展现形式和受众特点,制定专门的传播方案,突出重点、分众传播、多维呈现。在主视频的基础上,基于“1+N”模式,推出适配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多元视频版本,包括用于客户端、网站发布的中英文视频2条,30秒抖音、朋友圈、微博版视频1条,竖版视频海报1条,15秒的户外媒体宣传视频2条,覆盖多层次、多类型的网络平台,实现多渠道、多形态的全媒体网络传播。
最终,我们选择2019年圣诞节到2020年元旦期间,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脸书、推特、优兔三个平台和江苏省海外社交媒体“jiangsuChina”等海外平台播出,引发热烈关注。同时,新华社客户端、交汇点、荔枝新闻、微讯江苏、江苏国际在线、学习强国以及江苏省内户外屏幕等进行了国内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了“江苏文化名片”系列微视频的影响力。
值得欣喜的是,“江苏文化名片”系列微视频的开篇之作《昆曲》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吃过的苦、流过的汗以及每一次欢笑,都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前进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