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正文

我的秋收故事丨“聪明田”种出增收新动能

www.cnxianyu.com.cn|2023-10-24|新华网
新华社太原10月23日电(记者许雄)在田里走走查看长势,手机上点一下自动浇水、施肥。这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曲村种粮大户董会龙的种田新模式,不仅成本大幅降低,还实现了粮食增产。

董会龙今年秋粮种了300亩玉米,刚刚收获归仓,亩产达到1700多斤。

作为山西省粮食主产区,运城市各地玉米喜获丰收。(受访者供图)

“现在种田,实现了‘傻瓜式’操作,种‘聪明田’。种、收两头,都有智能农机高效标准化作业。中间的田间管理,有农技人员现场帮我查看苗情,再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得到的土壤墒情和气象等情况,将数值输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总控电脑,就会自动得出需要浇水、施肥的量,十分精准。我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水肥就能直达作物。”董会龙说,自从种上了“聪明田”,他地里的产量比以前提高了15%。

“不光增产,成本还节约了1/3,每亩仅需500元左右。”董会龙给记者算起了细账。

由于此前使用大水漫灌,不仅耗水量大、成本高,更因成本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庄稼的需水量。现在,董会龙的单次灌溉用水量只有原来的1/5,不仅可以多浇几次水,让庄稼长势更好,而且还省了钱。

董会龙地里的喷淋灌设备。新华社发(马振宁摄)

“施肥的成本差得就更多了。”董会龙说,“原来施肥是满田撒施固体肥料,撒施不均匀,往往容易撒过量,不仅浪费肥料,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现在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田间水肥管理,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施不同的肥料,随水施入,科学精准,每一季种完后,都可以把施进去的肥用得干干净净,不仅省钱,还能让土地更‘干净’。”

董会龙手机上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界面。新华社发(马振宁摄)

除了这套以喷灌、淋灌设备为基础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外,无人机也是董会龙的新农具。有时喷洒量小,喷淋灌都显得“大动干戈”,这时候就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做到了进一步降本增效。

“由于种植效益好,我给出的土地流转费也高,远远超过农民自家小地块耕种的效益,现在都是农民追着我们大户流转土地。签订长期协议后,我们也舍得大力投入资金,建设这套智能控制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投资,用不了几年,增收的部分就可以全部收回。实现了高效种粮的良性循环。”董会龙说。

今年董会龙又流转了新的土地,新一季的种植规模将达到六七百亩。“种‘智慧田’,扩产也只是简单复制现有模式,随着大型机械、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无人机的全面应用,劳动力被极大解放。农业科技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具体抓手。”董会龙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