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 > 正文

小杂粮做成了大产业:乡村振兴“忻”路径

www.cnxianyu.com.cn|2023-09-03|新华网

  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黄河岸畔到太行山间,金秋时节,三晋大地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处处唱响丰收欢歌。近年来,忻州市坚持“特”“优”战略,以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将小杂粮做成了大产业,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忻”路径。
 
  建基地,稳底盘
 
  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忻州市坚持以优质杂粮为内核,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围绕“一都七乡”国字号品牌,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合理布局产业,全力打造包括以西部偏关、神池、五寨等县为主的60余万亩杂交谷子主产片区,以东部边坡丘陵区为主的40余万亩传统谷子主产片区,以及莜麦、红芸豆、甜糯玉米等为主的的杂粮产业十大片区。
 
  据悉,忻州以“一粱(高粱)、二薯(马铃薯、红薯)、三麦(莜麦、荞麦、藜麦)、四米(小米、黄米、糜米、甜糯玉米)、五豆(红芸豆、黄豆、黑豆、豌豆、蚕豆)”为主的杂粮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30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的1/4,总产在60万吨以上,约占全省的1/3。其中,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莜麦、马铃薯等位居全省第二。
 
  强龙头,带农户
 
  忻州以狠抓龙头企业带动为主攻方向,加速构建杂粮加工业体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位、打造优质品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全力推进杂粮产业提档升级。
 
  据悉,目前全市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杂粮加工企业共发展到171家,开发速食类、营养类、功能类3大类130余款杂粮产品,年销售收入达51亿元;培育杂粮食品精深加工企业82家、杂粮出口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级杂粮产业化联合体5个,发展杂粮合作社1550多个,吸收带动种植户55万余户,杂粮商品率达到75%,杂粮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正在形成。
 
  树品牌,拓市场
 
  擦亮品牌,开拓市场,是忻州杂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忻州不断加大“忻”字号杂粮品牌培育推广力度,重点支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引导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三品一标”认证,构筑全方位、多渠道的品牌培育与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忻州杂粮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中国杂粮之都”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升。
 
  如今,“一都七乡”国字号品牌形成的矩阵效应不断显现。“中国杂粮之都”“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中国黍米之乡”享誉国内外。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忻州儿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迈出了农业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开拓新传奇,书写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