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 > 正文

深挖盐碱地潜力 政产学研金多方力量共商耕地保护大计

www.cnxianyu.com.cn|2024-09-07|农资导报
深挖盐碱地潜力 政产学研金多方力量共商耕地保护大计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美丽的雄安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9月4日—5日,以“粮食安全与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此召开。行业领导专家、知名学者以及优秀企业家等汇聚于此,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议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共同主办,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和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化环境修复(山东)有限公司、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河北省农合生态产业发展促进会、先正达集团中国、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办。
河北省农合生态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朱军海受邀参加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
5日上午的会议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主持。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园结
粮安天下,耕地为本。耕地保护一直都是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念念在兹,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因此,耕地保护问题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唐园结指出,大会每年定期召开,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保护好耕地,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在致辞中指出,粮食安全与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国民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功能和潜力,一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二是创新运用生物技术,三是充分利用设施技术,四是锚定发展未来技术。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致力于农业产业安全与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设置了耕地保护监测与质量提升专委会、遥感专委会、粮油安全专委会、数字农业分会等分支机构,以期应用创新理念、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各类农业自然和社会风险的防范能力和水平。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为促进行业需求,协会专门成立了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在致辞中号召:“我们愿与各方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资源监测协作,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享治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盐碱地治理中的挑战和难题。希望广大化工环保企业、土壤修复企业积极投入到耕地保护与盐碱地改良利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在致辞中表示,新区农业农村工作越来越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场景。雄安新区坚决落实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要求,加大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
此次会议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出席并发表致辞。顾秉林表示:“作为一位老科学工作者,我热切期待,有更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加入到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研究工作中来,研发出更多的创新技术,加快这些技术的实际推广和应用,让我们的优秀研发成果,不仅造福于我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也为全球盐碱地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加强耕地保护储备,打造粮食发展和安全的载体,是长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会议邀请5位专家领导作相关主旨报告。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指出,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中央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们保护好农业资源,保护好黑土地特别是耕地,统筹粮食发展和安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建立健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机制。二是切实加强后备耕地资源储备。三是坚持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四是大力提高粮食单产。五是加快发展绿色循环高效农业。六是要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七是不断加强保障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基础建设。八是进一步强化保障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措施。
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成敏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中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中央企业责任,在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作出实践探索。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成敏表示,中国中化始终坚守初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号召,多措并举积极探索保护、修复耕地和治理,利用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在盐碱地治理、盐碱地适种品种筛选和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相关产品和服务能力。具体体现在:坚持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创新,建设示范基地,形成可推广模式;协同多板块业务优势,创新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以种适地,盐碱地适种品种筛选与培育布局的阶段性成果显现。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总农艺师马常宝介绍,在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体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实践和创新,逐步形成新征程上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的总体布局,即“监、评、建、保”的四梁基本框架,且统筹实施、同步发力。他提到,关于盐碱地综合治理方面,总体思路是“水盐调控+改土培肥+耐盐碱适生作物”,具体为:优化调配水资源、健全灌排系统、提升盐碱地地力、调整种植制度、防治耕地盐碱化、监测耕地盐碱化动态。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王谦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王谦指出,土壤健康是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盐碱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在盐碱地治理利用上,应秉承盐碱地“障碍消除—生物强化—系统提升”的土壤健康培育思路。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工程技术所所长鞠正山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工程技术所所长鞠正山介绍了盐碱地暗管排盐技术理论与实践。暗管排盐主要技术内容有:研制了开沟铺管机成套设备,构建了暗管排盐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构建了暗管改碱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术产业链条,促进了技术产业化发展。鞠正山表示,暗管排盐技术已在山东、新疆等7个省份推广应用近20万亩。重点是在新疆和山东地区,暗管排盐技术基本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从涉农企业的角度看,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是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领域。在典型案例分享环节,河北硅谷集团和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化环境)向大家展示了各自在盐碱地治理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
河北硅谷集团董事长宋福如
河北硅谷集团董事长宋福如认为,治理盐碱土壤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用新材料采取综合治理的新模式。公司研发的治理重度盐碱土壤的有机硅功能肥,采用生态治理、生物改良的套餐模式,产生了特殊效果。宋福如介绍,近十年来,公司在全国各地用有机硅功能肥治理各类盐碱土壤达1000万亩,特别是在吉林大安,近五年治理改良了10万亩重度盐碱土壤达到良田。
中化环境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修复(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风臣
中化环境是中国中化发展环境科学的专业公司,致力于打造“绿色工业循环”和“绿色农业循环”,牵头打造中国中化盐碱地治理产业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化环境从基本状况调查、盐碱地规划、工程技术、改良技术和种植技术五个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建立健全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化环境总经理助理、中化环境修复(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曲风臣介绍,自2022年开始,中化环境在吉林省大安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展盐碱地水田、旱田全类型治理业务,在当地积极推进龙海灌03片区种植整改项目、盐碱地旱田治理与利用示范等多项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构建了“改土适种”及“适种改土”的技术体系。同时,在未利用地及耕地综合治理上,中化环境拥有三大核心策略:一是打造以甜高粱种植为核心的盐碱地旱田开发循环农业模式,集深加工、种养结合于一体,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二是依托生物质发酵盐碱地修复材料技术,改善土壤肥力;三是研制含有天然矿物质的土壤修复材料。中化环境在农田修复领域拥有多项修复技术专利,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可迁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土壤养分,从而促进作物产量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海翔发布《全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 )》
会上,举行了《全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 )》发布仪式,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海翔发布,与会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该蓝皮书是目前我国第一本关于盐碱地科学利用的书籍,已经连续发布了两年,其内容不仅包含盐碱地科学利用的理论研究,还包括相关技术模式,将为持续提升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盐碱地作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其治理与利用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更对全球农业生态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5日下午的会议,4个专题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吸引与会者认真聆听,拍照记录。
盐碱地科学利用技术与模式创新专题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站长梁正伟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作了题为《新型豆科饲草田菁育种与盐碱地改良》的发言。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雷晓东(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海翔(中)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于菲菲(右)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雷晓东介绍了超稳矿化法盐碱地改良技术进展与思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海翔作了《改良盐碱土地,提高粮食单产》分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于菲菲对高粱在改善我国盐碱地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保护性耕地、地力培肥与精准农业专题由石化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秘书长庄相宁主持。会上,听到来自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多方面声音。他们分享了保护性耕作的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为业界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中)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检测标准处处长郑磊(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围绕科学施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了主旨发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介绍了节水下的盐碱地生态治理与特色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检测标准处处长郑磊就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部总经理张波(左上)
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右上)
山东菏泽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岳(左下)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监郑思仪(右下)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菏泽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代表分别展示了公司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卜元卿(左)
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维序(右)
土壤质量普查与动态监测体系专题由农民日报社种植业部主任杨久栋主持。会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卜元卿分享了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治理协同研究进展与实践。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维序以卫星遥感服务耕地普查和质量监测为内容作了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以视频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秸秆还田与智慧农业发展。
拓宽耕地保护利用多元化投资渠道与农田保险专题由农民日报社种植业部主任杨久栋主持。拓宽耕地保护利用多元化投资渠道与农田保险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政府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鼓励地方政府在债务限额内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产业客户部副总经理朱琳(左上)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友意(右上)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主管王乾宇(左下)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转移转化中心主任杨勇(右下)
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的代表分别作了发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转移转化中心主任杨勇针对微生物技术助力盐碱地绿色改良的投资模式与应用示范作了介绍。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不仅关乎当代人的福祉,更影响着千秋万代的未来。这一事业方兴未艾,其前景充满希望与潜力。我们期待业内各方携手并进,持续行动,精准施策,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努力为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经验。(陈琼)

相关文章